近日,中篇小說選刊雜志社(以下簡稱“中篇社”)召開全社會議,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,全面謀劃推進中篇社深化改革各項任務。
一、強化期刊品牌建設
《中篇小說選刊》是展示中國當代中篇小說創作成就、具有一定品牌內涵的文學名刊,承載著歷史的厚重感,記錄著文學發展的脈絡,留下了寶貴的文學印記,在全國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。為始終以標桿性期刊屹立在作家和讀者心中,中篇社將加強刊物從內容到形式的品牌建設。一是加強編選工作,確保選刊的權威性、代表性和前沿性。二是在注重內容質量的同時抓好形式設計,保證期刊品牌形象始終優質上乘,全面提升期刊整體品質,擴大品牌價值和影響力,加大市場占有率。
2024年5月國內知名作家福清采風活動
二、立足做強期刊主業抓發展
充分利用期刊品牌影響力,進一步盤活期刊品牌資源、作家資源、作品資源,變單一期刊建設為高水平文學平臺建設。一是加強與出版社聯動,挖掘作品資源,做好內容拓展。二是運用選刊在國內作家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,拓展作家資源,開展高水平文學活動,打造文學傳播的場域,構建高水平文學交流的平臺。三是立足“中篇小說”選刊的優勢,強化中篇小說概念,包括舉辦文學評獎、文學論壇等活動,進一步推動中篇小說創作的繁榮,提高文學活動的曝光度和參與度,創造新時代的文學與城市、城市與作家、作家與讀者的連接,從而使刊物成為多元融合的產業平臺。
萬眾閱讀數字閱讀平臺
三、變靜態辦刊模式為融合發展
一是堅持《中篇小說選刊》數字化發展的辦刊思路,進一步擴大期刊數字閱讀平臺在作家圈的影響力,樹立選刊在文學界的融合發展標桿形象。二是開辟另一個場域、組織另一支隊伍,通過數字化傳播,建立互動性、即時性的社區生態,增強讀者的參與感,為刊物帶來更多的關注度和影響力,形成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學景觀。
未來,中篇社將從實際出發,根據相關法規和集團工作部署,修訂優化出版管理、檔案管理、公務用車、書刊銷售、存貨管理等制度,提高生產效率,加強風險管控,充分發揮制度保障作用,促進中篇社高質量發展。
(編輯:陳斯璐)